名校工坊簽約學生竹筍青尖:
背景:GPA(3.5/5,85分)、申請時未提交雅思、雙非泰語專業、獎學金若干、電視臺報社水實習、人民日報海外版泰國月刊實習、省校級相關獎項若干、獎學金兩次
申請專業:傳媒類
錄取學校:謝菲爾德大學 卡迪夫大學 利茲大學 拉夫堡大學 紐卡斯爾大學 萊斯特大學
跨專業傳媒申請中你需要知道的事
我是2013年7月份才決定去英國學傳媒的,主要想學新聞專業。作為一個小語種專業的本科生要想跨越到新聞專業學習,除了達到基本的學術成績要求以外,個人認為申請者對所申請專業的了解、一定的相關實習經驗或者實踐經驗都是很重要的。對想申請新聞類以及傳媒類專業的同學來說,本科的專業是什么對于你的研究生申請并不一定是絕對的障礙,但是障礙多少也是存在的。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克服障礙的一些心得和經驗,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一、本碩專業的“一脈相承”
傳媒類專業主要分為傳播學類、新聞類、傳媒管理或媒體經濟類、新媒體類、媒體文化研究類、還有公關、整合營銷傳播類、廣告以及創意文化產業類、電影、后期制作、藝術類。每一個具體的類別當然代表著不同的學習內容、就業方向、對申請者的要求。在申請之前,尤其是對于一個跨專業的學生來說,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以及自己適合的方向尤為重要。選擇跨專業學習傳媒專業,一定是你興趣所趨。但對于對傳媒行業了解不多的“新人”來說,可能對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或者未來的就業狀況了解得并不深刻和全面,這樣以可能導致你在選擇申請專業時以及制定申請策略時不夠成熟。選擇專業尤為重要,不僅關系到你是否能被喜歡的學校錄取,更重要的是其直接關系到是你的職業生涯。
我本科學的是語言,屬于文學類專業。本科階段除了學習語言本身,也會涉獵到歷史、民俗、文學等相關內容。英國的大學還是很看重你本科所學的課程是否和研究生課程的聯系,很在乎你的潛在學習能力。而且選擇與自己本科所學專業有聯系的專業進行學習,無論是從學習難度、個人知識結構還是未來就業上,都會有一定優勢。因此結合本科階段所學習的專業內容,我選擇了國際新聞專業、傳播學專業、媒體文化研究三個類別。因為這些專業本身是以“語言“為基礎的,也與文化研究有關。因此這些專業對我來說雖然是跨專業,但是也和本科專業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我如果申請媒體經濟或者傳媒管理專業,也許能被錄取,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難度也可想而知。說到這里,那就可以舉一反三了。如果你本科是廣告專業,那么公關、整合營銷傳播、創意文化產業這類專業與你的本科專業就是一脈相承的。如果你本科是經濟類或者其他商科類專業,那么選擇媒體經濟類、傳媒管理類專業進行申請也是比較容易的。如果你本科專業是社會學、哲學這些基礎類的專業,那么你也可以選擇申請新聞類、傳播類、媒體文化研究這一類專業。總之,對于跨專業同學在選擇專業的問題上的一個重點就是認清自己本科專業與所申請專業的聯系,進行合理選擇。另外,大多數傳媒專業接受跨專業申請,但也有不接受的學校,這個問題要咨詢清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所選擇的專業與你本專業是否有聯系并不一定能決定你能否被錄取,但其關聯程度依然關系到你的錄取、學習情況、未來擇業。
二、專業的“核心競爭力”與你的職業規劃
就算是學習了四年媒體類專業的同學,他也不一定對行業就業市場有足夠的了解。因此對于跨專業申請傳媒專業的同學來說,掌握一些行業市場情況是很有必要的。理想總是和現實存在差距,也許你一時的興趣會讓你不顧一切的選擇一個專業,但是作為一個非“富二代”的普通人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下行業市場需求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脫離了現實的理想很難維持太久。
對于傳媒市場的情況,我在此也不夠資格多做評論,還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多去查查資料、咨詢下圈內前輩。要明白自己理想的職業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自己需要學習的專業和課程。比如,有的同學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想要在媒體這個行業里具體從事什么職業,只知道自己很喜歡傳媒。所以在選擇申請專業的時候將傳媒類所有專業申請了個遍,到最后還是很糾結和迷茫。浪費了申請費不說,最后也未必能做出一個理智的選擇。籠統地說,整個傳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生產”的能力,所以不論你選擇什么專業,請記住如果要做傳媒就一定要能夠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千萬不要除了讀一堆前人已經研究出來的理論,沒日沒夜的寫了無數篇論文以外,沒能很好的具備傳媒人應該掌握的技能與內在素養。話又說回來,如果無論學什么專業你都能掌握相應職業所需的技能,那么選擇的專業也不是絕對重要的。
總的來說,像傳播學、媒體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際這些專業是偏理論類的,當然也有些學校的這些課程能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而新聞、公關、廣告這類專業就比較偏實踐。如果你對偏理論類的專業非常感興趣或者想做學術,那偏理論類的專業是很合適的選擇。如果你想在畢業之后從事公關、整合傳播營銷、新聞、廣告這些行業,那么你更應該考慮實踐性更強的專業。雖然說即便是學偏理論類的專業,就業時也不會受太大限制,畢竟都是傳媒類專業。但是在“核心競爭力”上就會出現差距了。舉個栗子:奧美公關公司招聘的筆試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英文新聞的翻譯以及英文公文寫作,那么受過專業新聞寫作訓練的應聘者在正常情況下比沒有受過訓練的應聘者會更有優勢。再舉個栗子: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面試題是“談下對房地產營銷的看法”,那么學習整合營銷傳播的同學一定比學國際新聞的同學更專業。雖然兩個專業的同學都能進入面試,但是其專業度還是有差距的。再舉個栗子:新華社招輿論分析師或者媒介研究員,這個時候學新聞專業和學傳播專業的同學的“專業核心競爭力”必然強過學習媒體經濟的同學。這就是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帶來的差距,因此
建議大家選專業前務必對行業市場進行充分的了解。
此處的栗子有限,不能一概而論出整個傳媒行業的就業情況。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如果你注定要走上就業之路,那么就請在充分了解行業市場的情況下來選擇所讀專業。
三、申請過程中的自我“包裝”
當你的專業選擇好了,就可以落實申請了。“自我包裝”的能力在申請中很重要,這是一個自我發掘以及將自己與所申請學校進行match的過程。Nana他家的客戶信息收集表絕對是中介行業里最詳細最“變態”的,這個表格就是讓你把所有有助于申請的個人信息以及對所申請專業、學校的理解給寫出來,以作為撰寫ps的“料”。要推銷自己,首先要知道對方需要什么以及自己有哪些“料”值得挖掘。比如我是一個學小語種的,在一個東南亞國家留學交換了一年,在報社雜志社電視臺實習過。好的,根據這一些干癟的信息要怎么挖掘出更有血有肉,更有“賣點”的內容呢?還是那句話,首先了解人家需要什么,這里就涉及到你對所申請專業的理解。我申請的國際新聞專業要求的是對該專業的興趣、良好的寫作能力、一定的國際視野、有過一定的媒體實踐經驗。那我就可以將我的個人信息這樣來豐富——“學習小語種專業,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國際視野,并掌握了一門外語,因此我的學術背景對做一名國際新聞記者有一定的幫助;在留學交換期間對外媒的觀察加深了我對此專業的興趣;在不同的媒體實習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彌補了自己專業知識的欠缺。”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將自己的非本專業的“劣勢”轉變成了“優勢”,這就是跨專業申請的精髓所在。然后,你還需要再一些細節上進行“雕琢”,以讓自己更有說服力。比如,我們知道新聞人需要有“新聞敏感”,那么你就可以就這一點進行適當的“編撰”。你可以描寫一個實習過程中的小故事來證明你的“新聞敏感”,以此來證明你不僅有熱情還有一定的天賦。給對方一種不錄取你就會浪費人才的感覺,當然描寫不能太夸張,也不能瞎編,否則適得其反。不同的學校、不同專業有不同的特質,所以在match的過程中也應做到有的放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跨專業申請一定要懂得如何挖掘自己并在足夠了解你所申專業的基礎上巧妙地“包裝”自己。
四、硬實力一定比軟實力重要
自薦信、推薦信這些東西寫得再好只能起到一個“助燃劑”的作用,中介文案的水準決定了“助燃劑”的效力,nana留學的大部分文案都是很給力的“助燃劑”。而你自己的平均分、雅思、實習經歷、作品、獲獎情況才是決定你命運的砝碼。所以學姐就祝愿大家平均分能盡量地高、雅思能盡量地高(尤其是學新聞專業,英國一流新聞專業都要求7分以上)、盡量去實習,實習經驗能盡量有含金量(建議跨專業跨度比較大的同學盡量可以去攢一些相關的實習,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你學術背景不足的劣勢。)
五、選留學中介,良心最重要
盡管名校工坊已經占領了很多一線城市的市場,名氣也比較大,但其業界良心與服務品質已遠超越了其名氣。Nana他們整個團隊呈現出來的氣質就是活力、人性、敬業;最大的特點是所有團隊成員皆嗜好熬夜工作、以過勞為榮。從前期制定申請方案到后期簽證指導,他們都沒有一絲懈怠。用比同行更高的責任心為你的offer保駕護航,這是我選擇并推薦他們的理由。
真心感謝他們的付出。整個申請過程不僅很順利,而且也很愉快。不僅認識了會隨時秒回我問題的顧問“麻姐”@LeCiel1119與一夜能給我修改完7份ps的文案“orange”,而且也和他們成為了真誠的朋友。能遇到這樣盡心盡力的顧問和文案,免除了我很多后顧之憂。找中介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良心啦!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選擇名校工坊,offers選擇你!